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行业新闻
方案与产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国成新材料:石墨烯产业化的践行者
【信息时间: 2016-08-19 15:59:52   阅读次数: 】【字号

导语:石墨烯发现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表示,石墨烯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材料中最薄、强度最大的材料,以其极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透光性而具备极其广阔的产业应用空间和社会经济价值,未来5-10年全球石墨烯产业会形成超过千亿美元的市场。

  “石墨烯,我们来了,我们要让世界刮目相看。”常州国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成新材料”)董事长、CTO董国材说。

  远赴欧洲,攀登知识之巅

  1998年,一个冬日雪后的清晨,伴随上课铃声的响起,黑龙江省一所高中的教室中传出了阵阵朗诵声。在所有高三的学生都还在为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而如临大敌之时,许多人眼中的“别人家孩子”董国材已然可以随心所欲的沉浸在自己喜爱的物理世界之中。那时,他已经获得了北京大学的保送名额。

  1999年夏天,董国材正式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高手云集的北大,也掩盖不住他身上的“学霸”气息。在别人还在为考研而苦苦复习之时,他却在因可选择的保送学校过多而烦恼。最终,立志成为一名顶尖科学家的他选择了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物理所的科研实力特别强,当时可以说是国内这个领域里最强的。”董国材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刚刚进入中科院物理所,董国材就受到了导师薛其坤院士的重用,承担了开发一套RHEED震荡观测系统设备的重任。该套设备如果研发成功,将极大的提高相关领域的科研效率。几个月之后,董国材就做出了首台原型机,经测试完全超出最初设计标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中科院物理又复制了三套相同的设备,至今还在为中科院物理所、清华大学的科研不断做出贡献。

  新设备的研发成功,让董国材成功跻身中科院物理所的“学霸”行列。此后,荷兰莱顿大学的交换生名额自然而然的落到了他的身上。

  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最具声望的欧洲大学之一,成立于公元1575年2月8日,是荷兰王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十二个创立成员之一,也是Coimbra Group、Europaeum等大学联盟的一员……

  然而,这些都不是吸引董国材远赴欧洲的理由。“荷兰莱顿大学,在仪器研发上一直是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很多产品的技术参数都是世界第一。”他说。

  从黑龙江到荷兰莱顿的大学的距离有多远?在董国材的眼中可能只有四个字:不断学习!

  学成归国,探索产业路径

  陌生的国度,并不能掩盖董国材身上的才华。“你要不要来我们学校读博士?”短短不足一年的交换期,他再次获得了莱顿大学导师的认可。

  “导师,您说我要不要在莱顿大学读博士?”董国材拿起了电话打给了远在北京的导师薛其坤院士征询他的建议。最终,在导师的支持下,他决定选择到荷兰继续深造。

  2006年,董国材正式加入莱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他到来之前,莱顿大学针对高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发已经持续了八年时间,却迟迟未能研发成功。伴随董国材的加入,中西方思维的碰撞,让项目研发进入了全新阶段。两年后,设备的功能不仅达到了最初的设计指标,还在很多方面远远超出设计指标。诸如,高温下的空间分辨率小于1nm,创造了高温显微学的世界纪录。

  “我们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仪器设备,那我们一定要选一个全世界最火的材料来做。”在一帮科学狂人的欢呼声中,石墨烯成为了他们的研究方向。

  2010年,董国材在荷兰莱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12年,以博士后的身份正式毕业。莱顿的大学的6年学习生活,不仅提高了他的知识和科研水平,更让他对以后自己要走的路有了清晰的认识。

  2012年,一个消息的传来,让董国材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到底在何方。那时,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在常州正式成立,朋友邀请他回国共同去研究石墨烯的产业化。

  “回国,毕竟那里离家更近一些。”董国材告诉云投君,“我在下决定前和导师薛其坤院士聊了很久。他告诉我,现在国内不论是在学术氛围,还是在产业环境,亦或是创业环境上都已经不比欧洲差。而对家乡的思念,让我最终下定了决心。”

  因为石墨烯,常州这个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城市,成为了董国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烙印。

  筷子兄弟,让世界刮目相看

  2012年,在董国材决定回国的时候。在中国常州,德国百尔罗赫中国研发制造中心正式开始试运营,它的掌舵者张泳用十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让德国人为之侧目的“中国速度”。那时,距离董国材与张泳这对最佳拍档的碰面还有两年时间。

  张泳,199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常州化工研究所成为一名产品研发工程师。四年的科学研究(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丝绸精炼剂”、九五攻关项目“高效印花粘合剂”的核心成员),两年的车间主任,后来从事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1999年担任研究所纺织印染助剂事业部总经理,2002年开始担任常州化工研究所总经理……张泳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基层员工到企业掌舵者的蜕变。而这,也正是常州化工研究所蜕变的开始。

  2007年,张泳被常州市授予:首届青年科技创业十大明星。“我任职期间,在依托研究所原有的两块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向国际上需求比较大的、体现高技术要求的医药的ODM的业务转型,并与先灵葆雅、默克等国际一流药厂达成合作,为研究所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这不正是我应该做的吗?”在张泳的反问中,云投君听出了一个企业掌舵者的担当。

  2010年8月,经过多番思量,张泳决定加入德国百尔罗赫。“这真的很难抉择。”张泳告诉云投君,“促使我下决心得很重要一点是,我长期在国内的企业工作,特别想看看国外的企业,特别是德国的企业是如何运行的,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提高的。”

  在百尔罗赫呆的越久,张泳内心的感悟就越深,“我经常在想,如果有德国一样的好技术、好产品,配上我们中国接地气的市场行为、推广、规划、执行,我们其实可以做的更好。”

  2015年年初,长期从事企业运营的张泳,和一直专注石墨烯和高温隧道扫描显微镜研究的董国材有了第一次的见面。

  “我们聊得很投缘,经常在一起交流石墨烯的技术,还有高端科学装备等。”张泳告诉云投君,“我们两个人从性格、专业(他是学物理的、我是学化学的),经历(他有非常强的科学功底、我也有比较好的一个产品研发和新产品推广的经验;他在欧洲留过学,我在欧洲的公司呆过)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我们有好的技术,有比较投缘的搭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自己出来做一些有情怀的事情,做一些很值得若干年后回味的东西,做一些很拿得出手的产品,让国际同行刮目相看的事情。”

  他们的相遇,将本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变为了一双“筷子”。而这双“筷子”,或将“夹起”石墨烯这个产业富矿。

  中国合伙人,走出自己的产业路

  世界上最稳定的图形就是三角形,在国成新材料的创业团队中,同样存在三个“中国合伙人”。除了董国材、张泳,天使投资人吴海宙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董国材与吴海宙相识于2012年,刚刚回国的他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的一次活动上见到了吴海宙。一次简单的交谈,却像是见到了许久的老友。此后,两人每次相见都有聊不完的话题。而国成新材料的创立,则让两人的关系更近一步。

  “吴海宙不仅是我们的天使投资人,还是我们的创始成员,是我们铁三角中的重要一环。我们三个人,因为石墨烯和创业有了第一次的头脑风暴。此后,就经常在一起聊我们的技术、潜在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经过很多次的头脑风暴,最后我们就把我们的业务方向定位为:石墨烯的技术和产品的商业化,高真空的科学仪器。”张泳说。

  为什么即做石墨烯,又要做科学仪器?“我一直坚信要靠做设备来做科研,要靠做设备来做产业。”董国材表示,在许多关键的领域,不在于你的生产、你的规模,而在于你的设备、你的技术。诸如,中国有无数的LED生产线,但几乎都是赚小钱的。这就是因为设备、技术不在自己手中。而石墨烯产业还有着一个非常特殊的特点,很难买到相应的生产设备。就算可以买到设备,那也是沿着别人的路径在走,很难取得大的突破。

  正是得益于国成新材料以一种接近半导体工艺的设备来做半导体的产业思路,国成新材料在石墨烯膜单层平均2英寸大小的环境下,做出了1.5平方米可称得上是国内最大的石墨烯单层膜。“就是因为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高温隧道扫描显微镜’,这个显微镜可以在1300K的温度下,清晰的观察到每一个石墨烯原子生长的过程。因为我们有清晰的眼睛,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整个工艺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工艺,生产出优质的大面积的石墨烯膜。正是因为我们有了非常高级的科学仪器,所以我们才可能把石墨烯膜做的这么好。”张泳说。

  在“中国合伙人”的共同努力下,国成新材料用一年多的时间初步建成石墨烯薄膜宏量生产的示范超净间生产厂区,并开展石墨烯薄膜中试设计和部分部件采购;开始石墨烯薄膜应用产品的样品开发,包括smart window,电磁屏蔽膜;完成石墨散热产品的初步设计、验证和初样,有望送手机厂商测试;取得高温下扫描隧道显微镜等高端科学仪器及其部件的销售订单,并有望持续扩大销售规模……一系列成绩。

  为再次提高企业发展速度,国成新材料决定借助云投汇进行新一轮股权融资,此次融资已得到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于小云等人领投,剩余金额将于8月23日正式在云投汇认购。

  未来,你也可以成为石墨烯“中国合伙人”,我们在云投汇等你!

 

 


阜阳市长李平在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区调研 新材料产业园区获批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老街腾龙娱乐-腾龙娱乐官网|腾龙娱乐公司客服http://www.020ye.com/ 电话:400-850-6666 许可证:苏B2-20060666 备案号:苏ICP备10206666号